今天又不想学习,躲在宿舍把《冰菓》翻出来看,看的时候突然想到了“天才与普通人”这个当初还是看了《冰菓》后才知道的一个议题,一个关于“不甘心”,甚至还带有一点“嫉妒”色彩的议题。那时我才知道原来还有人关心这么无聊的东西啊?可能是我确实没有为一件事努力到付出情感的地步吧。
天才与普通人的差距在于天才可以轻易的做到普通人需要话费许多努力与时间后才能做到的事情,或许就是这份“轻易”才让许多人不甘心吧。在知乎浏览与之相关的问题时,经常看到的例子是关于数学的:每一个班级里总有一个数学特别好的同学,总有那么一道或是许多道数学题,全班所有人都做不出来,或是要花很多功夫才能做出来,而那个人却只是看一眼就做出来了。可能每一个逛知乎的网友都经历过在高中考试中被同学碾压的痛苦吧,毕竟高考与学习确实是一个大多数年轻人都花费了人生中相当一部分生命为之奋斗都的事情。
天才与凡人之间确实存在着不可弥补的差距,我们的社会也因此存在一定意义的分层。对此一种常见的辩解是:不要只看到别人的天才之处,而忘记自己的闪光点,在社会这台精密的系统中,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每一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天才的地方。
但是如果我们考虑到每一个人进入社会后大概率都会从事于被分为一百几十种的各种职业,则在这些职业中总是存在着比自己专业工作做得好的人。也就是如果我们把全社会的人按照他所从事的职业分堆,然后在这些职业内部按照专业能力进行排名,则必然会出现一个站在所有人头顶上的第一名,他确实是在你所专业的领域里还是比你天才,连你的特长都没有比别人长。从这个角度看,社会中的绝大部分人其实是失败的,因为他大概率是会被“天才”们统治着。
但是,等等。曹刿在几千年前就对我们说过:“肉食者鄙!”
当我们脱离这种“天才——凡人”视角来观察我们的世界时,大多数时候我们会发现,统治我们的人大概率不会是那些我们认为的天才,而是一些笨拙、可鄙、粗俗,总之不是那么天才的人。我们能报出历史上许多天才的人物,他们大多留名于史书,但是他们中的大部分不是统治当时世界的人。爱因斯坦难道不是一个天才吗?为什么他不是当时德国的统治者,而是小胡子?
这时候就会有人跳出来说:“术业有专攻!”爱因斯坦是个物理学家,他是物理学的天才,他应该去研究物理,而不是从事政治。
于是我们就会发现,在社会这一百几十个职业中,有些职业是比别的职业高贵的。这些“高贵的职业”里的凡人可能都比其他职业里的天才在参与世界的事物中占有更多的份额。
另一方面,就算是在高中的考试中,我们也会遇到“作弊”的同学,他们会在考试前将答案记在自己的手心里。难道在社会中就不会存在这样“作弊”的人吗?不会吧,不会吧,现在的高中生这么天真吗?我小学六年级就已经不相信世界上存在圣诞老人啦,你呢?就连高中的成绩排名表,或者说,就连高考的成绩排名表都不是完全公平的,难道社会上的职业排名表就真的是完全按照实力排名的吗?你所认识的天才没准只是假的,他只存在于你的幻想之中,你幻想了一个不存在于世界之中的天才,并以此安慰自己。
在什么地方才会存在“天才——凡人”这样绝对的对立世界呢?我想可能除了大学之前的学校,没有任何一个地方会存在这样二极管一样的世界吧。当我那资质平庸的领导只不过比我多生几年、比我更能讨得领导的欢心(这样的领导的领导也是一样的资质平庸吧,可能),于是我只能在他手底下讨生活,只能将自己的“天才”用于这样平凡的地方。这才是世界的常态。
文章评论